从五年前转行,到如今成为公司创意总监,从行业经验为零,到创意能力突飞猛进,汉口某营销策划公司创意总监高翔告诉记者,身在职场,充电必不可少,虽因工作繁忙,但自己的充电观念是“充电机会无处不在”。
据介绍,高翔大学学的是自动化设计,毕业后就职于一家设计院所,高翔从小喜欢美术,在学校期间,就经常接一些商家设计小单,收入不菲。两年后,高翔由于个人原因辞职,应聘到北京一家知名广告公司做设计助理。“去了才知道什么叫高手如林,而自己以前的作品不过是小儿科。”高翔说,一进公司,带他的师傅告诉他,入门须从模仿开始,因此从生活中广泛吸纳创意元素至关重要。除了公司的业务案例分析会议,高翔一下班,便在街上逛,从街头的广告传单,到制作精美的宣传册、包装盒、袋子,他一一进行搜集,回家后仔细研究分类。
在转行头一至两年内,高翔用“痴迷”来形容自己的学习状态。去超市,他经常会被某个新颖的包装设计所吸引,而忘记自己要买什么东西。有一次,公司接到广州某女性用品公司的设计订单,为此,高翔来到一家超市的女性用品专架前,捏着一个又一个品牌的卫生巾,反复观看,促销员起初还热情推销,但看着高翔心不在焉的样子,便没有说什么,而高翔在专架前,逗留了将近一个小时,研究来琢磨去,令人觉得好生古怪,直到他听见几个促销员聚在一起嘀咕:“他是怎么回事?是不是受刺激了?”而高翔自己醒过神来,看到旁边几个女性用奇怪的眼光打量他,方才尴尬地离开。“在生活中,无论做什么,都会跟设计创意联系在一起,这样做的结果,虽然引起过朋友们的抗议,但的确收获良多。”高翔说,就连朋友生日派对,他也不忘将活动进程用策划案的严格程序处理成文,朋友们都称他为“工作狂”。
行业经验的积累,使高翔开始意识到“外延充电”的重要性,而不再将目光局限在设计产品本身,并试图去扩大知识面,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。“无论走到哪个城市,我经常去看画展,听音乐会,每个月至少看一部电影,读一本好书,用艺术修养来提升自己的敏感度。”高翔称,目前,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,能吸收进更多东西。
如今,身为团队的领导人,高翔培训员工有一个独到的法则:让员工们在释放中充电。“城市、规则从某种角度来说,都是种禁锢,员工在其中时间长了,创意很容易枯竭,必须释放他们的内心。”高翔介绍,平均每个月,他都会带领员工到周边进行拓展,郊游,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。“我们玩的时间很多,可工作效率却是一流的。”高翔说。
职场充电进行时